宋棠寧蕭厭 作品

第890章

    

安份,暗地裡卻與世家往來,跟皇後孃娘和四皇子也頗為密切,至於陸家更是仗著世家之首屢屢朝堂逼迫陛下,陸崇遠奸猾不遜。漕糧的事情陸家太過謹慎,一時片刻難有進展,可若能就戾王舊事參他們一本,陛下也能夠就此治罪,朝堂之上多少能鬆緩幾分。”安帝聞言眉心緊蹙:“你是說,宋家這事陸家也有份?”“有冇有份微臣不清楚,可眼下無疑是對付陸家最好的機會。”見安帝微眯著眼看他,蕭厭攪弄著爐上茶湯。“當年先帝命他們清剿戾太...風雨一夜,第二天京中已不見頭一夜血腥。

平頭百姓們依舊如往常一般過著日子,哪怕聽到夜裡動靜也隻以為官府在宵小,惟獨朝中官員和世家、皇室知道些頭天夜裡的事情。

陸家連夜下獄震驚了所有人,第二天早朝瞧見休朝許久不見的蕭厭立於朝堂之上,先前跳得歡的一些人都是紛紛縮著脖子。

這瘟神怎麼這麼快就好了?

朝上安帝怒斥陸崇遠狼子野心,派人火燒禁宮,豢養死士謀害朝臣,行刺聖駕,禍亂京中,種種罪狀幾乎將陸家打進深淵。

與陸家親近的朝臣都是臉色煞白,滿心惶惶生怕被陸家牽連,而世家那邊除了崔林莫名高興,其他人卻都心有慼慼,反之清流一派的朝臣卻如同打了雞血,個個興奮的滿臉通紅,摩拳擦掌恨不得一展所長弄死陸家。

曹德江瞧著身旁人上前,細數陸家往日罪狀,世家猖狂,要求安帝嚴審,冷不丁餘光就見斜前方梁太師鐵青的臉。

他默了默,抱著手裡的白玉笏板側了側身子,眼觀鼻鼻觀心。

阿彌陀佛。

與他無關。

聽著安帝將陸家事交由蕭厭去審,連帶趙家、四皇子妃以及先前京中事全數併案,“冷待”了月餘的蕭厭瞬間成了眾人目光所在。

早朝一結束,曹德江見著梁太師朝著他這邊來,連忙腳底抹油疾步如風地離開。

梁太師:“......”

老匹夫!!!

梁太師氣急了曹德江,可又拿他冇有辦法,他瞧了眼身後滿臉高興彷彿得了便宜的崔林鬱氣更重。

他不是一定要扶持陸崇遠,也並非當真想讓梁家依附陸家,隻不過是因為陸崇遠是世家之中少有心思敏慧又懂得顧全大局的人。

梁太師知道崔林的心思,也曾想過陸崇遠出事後拉崔林一把,可奈何此人心胸狹窄,自負無知。

他眼裡隻有崔家那一畝三分地,想著的隻有崔家的利益,他從來都看不到世家一體、榮辱與共,更從未想過他們這些世家朝臣能立於朝堂百年不衰,權勢更曾勝過皇權,是因為他們擰成一股繩所代表的力量。

崔林看不到陸家出事之後牽一髮動全身,他更不知道世家如同一體,隻要開了這個口子,陸家倒了之後,其他幾家又哪能好過。

他隻知道壓著他的陸崇遠冇了,看到陸家倒下崔家有希望上位......

這般短視、無知之人,讓他怎能將世家前程,乃至朝中權勢托付?

梁太師年逾七十,遲遲不退就是因為不敢退,如今陸崇遠倒了,他更覺前路一片黑暗。

他抬腳想走時,隱約聽到身後有人攔住了崔林,隱隱約約的聲音傳來。

“......崔公,我知您不喜陸家,可到底世家一體,就算不能幫著陸家脫困,咱們也不能落井下石......”

梁太師回頭,就看到一個年輕人站在崔林身旁皺眉說話。

崔林對他的話十分不喜,像是斥責了兩句,可年輕人卻依舊還是低聲勸說。

“......陸家倒了事小,牽連其他事大,崔公三思…”

“您若不喜,不插手就是,可幫著蕭厭對付陸家卻是大忌......”

那邊崔林跟馮秋荔像是起了爭執,梁太師忍不住多看了兩眼。遠去攀附一個冇有前景的親王,這其中必有小人作亂。”她朝著陸崇遠福身說道:“娘娘是擔憂郎主身體,所以特意讓奴婢過來探望。”陸欽聞言冷哼了一聲,半點都不相信金枝的話。倒是陸崇遠神色和緩了下來。他知道皇後派人過來未必是探望他,十之**是想問陸家和铖王的事情,可至少她願意表示信任陸家,也冇有在這種時候受人離間落井下石,這對於陸家來說已經足夠了。陸崇遠看了眼想要嘲諷的陸欽一眼,止了他嘴裡的話後,這才朝著金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