閑聽落花 作品

第九十八章 福安長公主

    

。幽幽夜色籠罩著薑府,陳夫人正院後罩房裏,玉墨低低稟報,“捧雲姐姐,世子爺剛成親就納妾,容易惹閑話,要納也得等個一年半載,別的沒什麽。”顧娘子臉色泛白,一年半載,她能等得了一年半載嗎?她今年已經實足十九歲了,聽大嫂今已經把四個陪嫁挪進了廂房,還有青書,一年半載,表哥還能記得她嗎……顧娘子滿嘴苦澀。清暉院,東廂安靜了一夜,還沒亮,薑煥璋就走了,李桐側耳聽著動靜,閉著眼睛裝睡。直到光大亮,李桐才睜開眼...張太太笑出了聲,“你可真敢想!狀元我真沒敢想過,我就想著,怎麽著也得進個一甲吧。”

李信被兩人的笑起來,這還叫沒敢想?

“文二爺政務上極通,”李信接著起文二爺的事,“上科春闈,考了常平倉,前年在外遊曆時,我專程看了幾處常平倉,尋咱們家幾個掌櫃仔細請教過,自認為有點通了,可剛剛文二爺幾句話,就聽的我後背都是冷汗。”

“聽人,這春闈策論一場要緊的很,策論不光文章寫得好,政務上也要看的明白,有見解,你文章上沒話,就缺實務,看來,這位文先生,咱們請對了!”張太太是個極其明白的人。

李信連連點頭,站起來衝李桐長揖到底,“多謝妹妹替我如此費心,信日後若有……”

“大哥,咱們是一家人,你好了,我和阿孃才能好呢,我們都是要靠你的。”李桐打斷了李信的話,她對他的感激和愧疚,無法言表。

“桐桐得對,你去跟先生學習去,隻管好好學習,別的,有母親和你妹妹呢,不用你操心!”張太太示意李信。

李信站起來笑道:“對了,還有件事,五後,寶林寺有一場祈福法會,二爺,寶林寺的祈福法會常有貴人光臨,到時候要帶我去見識見識。”

“寶林寺的祈福法會?好象聽過一回兩回,既然是先生要帶你去,那就該去,就算沒有貴人,也該多出去走動走動,你放心,我讓人替你和先生準備。”張太太滿口答應。

李桐心裏卻咯噔一聲,她知道寶林寺的祈福法會。

寶林寺的祈福法會,源於福安長公主。

福安長公主林念真,是周太後的老生女兒,也是先帝最的孩子,比皇上足足了十八歲。

福安長公主出生前幾個月,下大旱,先帝性子衝動,祈雨祈的上火,腦子一熱,對立誓,一不下雨,他就一不吃飯。

一連餓了三,上睛空萬裏,連片雲都沒有,皇帝絕食祈雨,文武百官誰敢吃飯?都隻好跟著先帝餓的兩眼花。

到第三傍晚,急的團團轉的周太後,那時候還是周皇後,急大勁兒了,肚子一陣劇痛,本來應該半個月後出生的福安長公主,動了。

就在周太後肚子劇痛、開始動的時候,邊一陣翻卷,起了烏雲,到福安長公主出生時,瓢潑大雨傾瀉而下,足足下了一一夜,解了這一場大旱。

不光先皇,連文武百官,都覺得這位公主簡直就是福星臨世,要不是她帶來了雨,百官中間,不定真要餓死一個兩個了。

因為這個機緣,對這個女兒,先皇極其另眼相看。

偏偏福安長公主生的活潑可愛,聰明伶俐的出奇,先皇從另眼相看到愛不釋手,再到不錯眼的捧在手心裏。

一直到先皇去世,福安長公主的飲食起居,都是先皇親自看護照料,到現在,經曆過前朝的老臣還記得當年先皇一邊和他們議事,一邊給福安長公主喂飯,或是拍著福安長公主哄睡的情形。

福安長公主八歲那年,先皇一病不起,臨大行前,唯一不放心的,不是家國基業,而是這個女兒。

先皇當年並不喜歡皇上,在福安長公主出生前,先皇十分喜歡皇上的異母弟弟皇三子,差不多已經決定了要讓皇三子繼位。

福安長公主出生、漸漸長大,先皇開始在皇三子和皇上之間猶豫不定,畢竟,皇上纔是福安長公主嫡親的哥哥,先皇那時常常和大臣感慨,福安要是個男孩子,必定是千古一帝。

先皇一病不起時,下了決斷,傳位給皇上,隻是因為皇上是福安長公主一個孃的嫡親哥哥,皇上繼位,對福安肯定更好一些。

先皇臨大行前,死死揪著皇上的手,讓他對誓,要守護福安一輩子,讓福安一輩子順心遂意。

皇上對福安這個唯一的同母手足,本來就十分疼愛,因為這些事,這份疼愛中又多了一份感激。

皇上極寵周貴妃,周貴妃不管跟誰鬧別扭,皇上必定責備對方,隻有跟福安,皇上必定責備周貴妃,必定讓她去給福安陪禮道歉,不管誰的錯。

好在福安雖然這樣萬千寵愛於一身,卻是個真正有大智慧的,自從先皇走後,特別是這些年,一年比一年低調,不光對被皇上放在心尖上的周貴妃退避三舍,就連諸皇子公主,也從來都是主動退讓。

因為這些,皇上對她越疼愛無比。

周太後從福安十七歲那年起,就滿下給她挑駙馬,可挑來挑去,不是這兒不好,就是那兒不合適,一直挑到福安十九歲那年,太後受了寒,一病不起,這一病,纏纏綿綿病了將近兩年。

這兩年裏,福安搬到太後宮中,衣不解帶侍候母親,這親事,自然就擱到了一邊,兩年後,太後撒手走了,福安長公主哭的暈過去好幾回,將太後送進皇陵,就沒再進城,在太後常去的寶林庵住下來,一定要替太後守滿三年孝。

福安雖脾氣好,可打定了主意,連太後活著時,也隻能隨著她,皇上心疼妹妹,就讓人擴建了寶林庵不遠的一處皇家別院,給福安長公主居住。

三年孝期滿,福安長公主除了服,卻換上了緇衣,並且遞上了一道求皇上允可她落的摺子,是要替先皇和太後,以及皇上哥哥祈福修行。

皇上駁回了摺子,福安再遞,一連幾個來回,皇上沒辦法,折了個中,修行可以,不許落,也不許穿那些粗布衣服,吃那些沒油的飯菜,日常起居,還是要按照皇家長公主的規製,一應供奉,要和從前一樣。

福安長公主勉強答應了,就這樣,福安長公主就長住在了寶寺庵旁邊的別院裏,日常除了去寶林庵聽經修行,也經常在寶林寺做一些祈福法事,替皇上兄長,和下萬民祈福。(未完待續。)煥璋決定快刀斬亂麻,趕緊把顧氏抬進府,這府裏得有個象顧氏這樣的人好好主持打理,他才能沒有後顧之憂,全力以赴做好外麵的大事,那些,纔是真正重要的事。“是。”吳嬤嬤心裏一鬆,不等陳夫人話,急忙應承,世子爺肯讓她辦這件大事,剛才那事,那就不算事。薑煥璋從正院出來,走了幾步,想著顧大爺,皺起了眉頭,顧大爺是沒出息,可他不記得顧大爺跟他開口要過銀子,這中間必有什麽緣故,幸好是青書走的這一趟,青書老實忠厚,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