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失落的愛情 作品

第一百零三章 過往

    

一旁抹眼淚。她們幾個都是來田莊伺候主子養病的。看著一張張熟悉的臉孔,趙夕顏心中一片酸澀,口中柔聲道:“都別哭了。我的病已經好了,過兩日我們就回去。”眾人情緒都很激動,她也有些疲累,總要歇幾日再動身。安頓下來後,趙夕顏叫了徐三過來,細細問起了這幾個月的情形。徐三一一作答:“……小的依照姑娘吩咐,隻告訴趙侍郎。幾位縣君都不知情。世子那邊,小的也一直隱瞞下來。”“大半個月前,世子派人回來送信,堅持一定要...便是親如父女,有些話也是說不口的。

譬如,趙夕顏從不在親爹麵前說起前世自己遭受淩~辱的痛苦,也從不願提為了報仇曲意逢迎慕容慎的過往。

趙元明深藏在心底的過往,也是一樣。

二十年前的痛楚訣別,忽然在腦海中閃過。隔了這麽多年,傷痕早已結疤。這一觸碰,依舊痛不可當。

趙元明慢慢坐了回去,沉默許久,才低聲道:“這些陳年舊事,我本打算永遠埋在心底,不讓你知曉。不過,你既要和徐靖一同去京城,少不得進宮和她碰麵。”

進宮?

碰麵?

這幾個字一入耳,趙夕顏心裏一跳,再想到趙元明開罪太子辭官一事,腦海中閃過一個驚人的猜想。

下一刻,趙元明的話就在耳畔響起:“她姓蘇,閨名暮雲,是當今聖上冊封的皇後娘娘。”

趙夕顏:“……”

趙夕顏瞳孔倏睜,難以置信地看著趙元明。

趙元明已陷入回憶,目光落在一處,彷彿那裏立著當年傾心相愛的姑娘。

“你祖父在世時,和蘇家老爺是同年好友。當年,我進京趕考,曾在蘇家借住了兩個月。”

“暮雲是蘇家幼女,美貌聰慧,詩纔出眾。我和她性情相投,彼此心生愛慕。”

“我中了狀元,進了翰林院後,就請官媒去蘇家提親。未曾想,被蘇老爺蘇夫人婉拒了。”

“暮雲是聞名京城的美人,蘇家盼著她能飛上枝頭,根本不肯點頭這門親事。”

趙夕顏從震驚中回過神來:“後來呢?”

“暮雲和我傾心相愛,立下毒誓,非我不嫁。蘇家人拗不過她,也不敢強逼。我再次登門提親,還是被拒絕了。”

婚姻大事,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。

蘇家長輩不鬆口,趙元明和蘇暮雲這對有情人,隻能私下來往。

再後來,蘇老夫人哄騙蘇暮雲出府,在去寺廟燒香途中“偶遇”當朝太子。好色如命的太子殿下,一見蘇暮雲就丟了魂魄。之後,竟主動登門去蘇家。

蘇暮雲憤怒至極,張口怒斥太子。沒曾想,太子是個賤骨頭,蘇暮雲越不假以辭色,太子越是動了心思。

太子很快知道趙元明和蘇暮雲私下相戀一事,心中嫉恨難當,暗中示意,令人刁難趙元明。

趙元明咬牙苦撐,不肯低頭。

然而,這世間無人能和皇權相抗。更何況,蘇家人巴不得將蘇暮雲送進東宮。

“那一日,暮雲忽然來見我。”時隔多年,想起當年訣別一幕,趙元明依舊痛徹心扉,聲音也沉了下來:“她告訴我,她要嫁給太子做太子妃。從此,和我一刀兩斷。還讓我辭官回北海,永遠都別踏入京城半步。”

“我應了她。”

至此之後,辭官離京,在北海郡一待二十年。再也沒有見過她。

偶爾想起她的時候,他就會翻開詩經,看一看他當年為她畫的小像。

……

爹也太慘了。

趙夕顏心裏沉甸甸的。她嚐過和心上人死別的痛苦,這樣的生離,又何嚐不是一種煎熬?

趙元明情緒跌宕,難以平靜,將頭轉到了一旁。

“爹,我娘生的是不是像她?”趙夕顏輕聲問。

趙元明深呼吸口氣,轉過頭來,看著趙夕顏:“是,有三四分相似。尤其是一雙眼,生得像極了。”

“當年我萬念俱灰,回北海郡後,根本不願成親。你祖母和你大伯父屢次相勸,根本勸不動我。”

“這麽過了三年。有一日,我去一家書鋪買書,遇見了書鋪老闆家的姑娘。那個姑娘穿著淺藍布裙,眼眸明亮,容貌竟和她有些相似。我一時驚訝,忍不住多看了一眼。那個姑娘被我看得羞澀一笑,笑起來的時候,就更像了。”

趙元明說到這兒,頓了一頓:“她就是你娘。”

“一開始,我登門求娶,確實是因為她容貌像我心裏的姑娘。成親後,你娘溫柔賢惠,我們夫妻感情越來越好。我再沒將她當成誰的影子,隻想和她白頭偕老共度一生。”

“隻是,你娘命薄,生你時難產,早早就去了。”

“大概是我這輩子註定了情路坎坷。我心裏有暮雲,有你娘,再也容不下別的女子。所以,我一直沒有續弦。”

趙夕顏聽得心中惻然,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麽安慰親爹。

趙元明吐露了深藏心底多年的秘密後,整個人倒是輕鬆了不少:“月牙兒,你和爹不同。爹當年沒能耐抵抗皇權,眼睜睜看著太子搶走我的心上人,隻能憤而辭官黯然回鄉。”

“現在,有徐靖護著你。那個慕容慎,能不能像前世那樣尚未可知。也不必怕了他。”

趙元明曾飽嚐和心上人訣別的痛苦,不願見女兒重蹈覆轍。所以,他明知慕容慎纔是更好的女婿人選,依然選了徐靖。

人活在世上,能和心上人廝守,是何等幸福快活?

他不要女兒委曲求全。

“你去京城,要謹記兩件事。第一,不要單獨見皇上。”趙元明正色囑咐:“第二,進宮見了皇後娘娘,不可提起我。”

趙夕顏鄭重點頭:“好,我記下了。”

趙元明想了想,又低聲道:“還有,你要去京城一事,暫不宣揚,誰也別說。等欽差來了,再讓你祖母知曉。”

也免得自家老孃節外生枝。

趙夕顏一一應下。

……

三日後。

傳旨的欽差孟禦史終於到了北海郡。

孟禦史此人嫉富如仇,從踏入北海王府的那一刻起,心裏就燃了火星。

民脂民膏,都是民脂民膏啊!

以一郡之賦稅財力,供養一地藩王。如果這些稅賦都上交朝廷,國庫哪裏還有這般空虛!

削藩,必須要削藩!

什麽北海王西河王潁川王,通通都該削了藩位。還有這些揮金如土喜好奢靡的藩王世子,通通都該去京城“讀書”。

孟禦史心裏轉著各種念頭,一個身著華服的俊美少年就出現在眼前。

這個少年,穿的是寸布寸金的緙絲錦袍,頭戴玉冠,腰束玉帶,除了臉格外俊美,一切都和孟禦史想象中的紈絝世子一般無二。

(本章完)。老婦人轉身去廚房,放了一碗粥,又拿了十餘個饅頭塞進食盒裏,想了想,又放了兩大塊牛肉。這是一間再尋常不過的屋子,有一張破舊的床榻,有桌椅,還有兩口箱子。老婦人在床榻邊的柱子上摸索了許久,木榻忽然悄無聲息地挪開了三尺,露出一條窄窄的地道來。老婦人提著食盒進地道,彎腰走了二十多步,密道拐了個彎,密道開始向下。最後,終於到了密室。密室一共有三間,第一間第二間各有四個人,最後一間裏,隻有一個人。這個人,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