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棠寧蕭厭 作品

第1418章

    

铖王滿是不讚同:“你這次鬨得也夠久了,宋家老夫人一直纏綿病榻,那手也是徹底廢了,眼下外頭誰不議論宋家的事情,宋國公府名聲儘毀,你阿兄前程葬送了大半,連你自己也同樣遭人穢言說你心腸太狠。”他說話時語重心長,帶著規勸。“棠寧,我知道你惱恨縉雲帶人站在宮門前,對著一眾朝臣說道:

“這是前些時日入宮替太後侍疾的那些夫人、女娘留下的口供,今日宮中之事她們都親身經曆,太後、陛下所為她們也全都知曉,定國公命人謄寫了幾份,讓諸位大人過目。”

那些紙張上所寫各不相同,用詞、語句也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,而且每一份口供下麵都屬了書寫這份口供之人的名諱、府邸。

梁廣義看到其中那份屬於自家兒媳的“口供”,臉色有些僵青,其他人瞧著那紙上所寫的東西也都是麵麵相覷。

“這些誰知道是真是假。”有人說道。

縉雲看了說話那人一眼,淡聲道:“這些口供的原件都在宮中,但書寫之人已經全部回了各自府中,諸位大人要是對這些證據上麵的內容存疑,懷疑是我家國公逼迫所寫,大可照著上麵名諱去尋那些夫人、女娘對證。”

見他說的這般坦然且毫不心虛,而且聽聞蕭厭已經放了所有人歸府,那些朝臣就知道這些紙上所寫的恐怕都是真的。

縉雲說道:“今日天色已晚,且太子、太後接連暴斃,宮中混亂至極,我家國公爺說,實在不宜讓諸位進宮免生事端,請諸位大人先行回府,明日早朝之時,會讓諸位見到陛下。”

梁廣義沉聲道:“是活著的陛下,還是死了的陛下?”

縉雲啼笑皆非:“梁太師說什麼呢,我家國公不過是被宮中所逼纔不得不行今日之舉,可他何等忠義您難道不清楚,又豈會行那等不堪之事。”

“諸位大人大可回去,等明日早朝之上親自與陛下詢問今日之事。”

縉雲說完之後,朝著一行人躬身行了禮,就帶著人轉身返回宮中。

硃紅宮門禁閉,宮門前禁衛森嚴,一行朝臣站在那裡沉默良久,纔有人忍不住看向梁廣義。

“太師,這蕭厭行事未免太過張狂,擅自帶人進宮,擒拿陛下,還拿住宮廷不允我等進宮,他眼裡哪還有王法!”

“對啊梁太師,陛下是天子,就算真有過錯也輪不到他一個臣子來審,自有宗親諸位老王爺出頭,他這般強行拿下陛下,誰知道他打的什麼主意,分明就是亂臣賊子!”

那人說話間扭頭看向紀王:“紀王爺,您可不能坐視不理!”

紀王麵色平靜:“秦大人想要本王怎麼理?”

那位大人愣了下:“自然是救陛下......”

“定國公說了,陛下安然,明日早朝之上也會讓我等看到陛下。”

“可萬一他說謊......”

“說謊又能如何?秦大人是想要闖宮自證忠勇,還是要帶人強行進宮去跟定國公辯論今日之事,讓他放人?”

那位秦大人被紀王說的噎住。

紀王淡漠:“蕭厭既然能無聲無息拿下皇宮,卻半點不曾命人看守京中各處,你們以為他是真的冇有能力,還是覺得他那般愚蠢隻顧著宮中之事卻不防備宮外其他人?”心他對鎮安軍有惡意,如今知道他是賀家人,他神色親近地說道:“當年賀家送我入軍中之後,本是想要讓我在京中戍衛混些資曆,好能給我個官職,但我那時候心高氣傲不肯受賀家照拂,恰逢西北起了戰事,我就偷偷來了西北。”年輕氣盛,想要靠自己出人頭地,怕被人知道他跟賀家關係,也怕賀家那邊暗中照拂,他就隱藏了姓名以狄雙成的名字留在北境,後來接連戰事,他也慢慢出頭得了上峰賞識。“我因戰功得封六品驍尉,就想要回京去見賀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