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棠寧蕭厭 作品

第1011章

    

是故去太傅榮遷安的長女。榮太傅共有兩女,長女嫁給了宋國公府的二公子宋熙,次女嫁給了铖王。宋熙夫婦早亡,隻留下宋棠寧這麼一個女兒,雖無生父母庇護,可身為宋家二房獨脈,又有铖王妃這個護短至極的姨母,加之榮太傅留下的餘蔭,連皇帝都對她這個少時失怙的孩子頗為憐惜,棠寧的身份在京中可謂尊貴至極。她自小與皇後母家的侄兒,也是陸氏的嫡長子陸執年訂親,又有府中大房長兄宋瑾修和铖王府的表哥謝寅護著,過的是恣意快活,...“我那時候心高氣傲,自覺比起榮師兄我更適合朝堂,隻是未曾得宮中賞識,怕被人知道我跟他師出同門遭人恥笑比較,也不願意被人說我攀附榮家,就連我父母親族也不知我與他曾在一處進學,朝中更無人知道我們曾有舊交。”

那時候的曹家不過是小家族,在八大世家比較下更不起眼。

他不肯服軟求助榮遷安,就隻能慢慢在朝中熬著資曆,直到後來得了太子賞識,意外入了太祖皇帝的眼,纔在朝中逐漸有了地位,但他跟已是太子少傅的榮遷安關係並不和睦。

當時同樣是行走聖前,人人都知道曹德江、榮遷安不和,為博太祖青眼,曹德江跟榮遷安政見不合更是常有的事。

他行事激進,榮遷安更為圓滑。

他不擇手段,榮遷安更有底線。

可誰能想到在後來戾太子欲剷除世家,改革朝堂的事上,他因各種緣由並不讚同,覺得世家可與新政共存,慢慢同化削弱。

反倒是向來行事周全的榮遷安像是著了魔,覺得世家蠶食朝堂阻礙大魏國力,與戾太子一起不管不顧貿然動手,最後落到那般境地。

曹德江並冇有細說他跟榮遷安之間的恩怨,隻幾句話帶過後就說道:

“老夫入朝之後,無人知道我二人關係,跟榮師兄唯一的往來就是太子事敗,東宮起火那日,他突然於宮中傳信出來,讓我立刻進宮一趟。”

他說,太子事敗,生死攸關,望師弟進宮相助。

榮遷安好像篤定他會去,派人匆匆傳信出來,就徑直去找了先帝大鬨,引得宮中所有人側目。

而曹德江也因為那久違的一句“師弟”去了,卻因去的匆忙,行事又太過倉促,纔會留了痕跡被馮來發現。

曹德江神色複雜:“當年東宮仍有生還,讓老夫極為震驚,倉促之下隻能尋了個年歲相當、又剛好病重垂危的小太監送進了火場。”

“事後老夫冒險帶走逃出來的徐內侍,本是為了以防萬一,將他帶出囚禁安置在京郊彆處,又放了個麵容被毀的孩童在他身旁。”

“若是宮中察覺東宮那場大火有人逃出,老夫的人便會第一時間殺了他們。”

徐內侍不管願不願意,都會帶著身邊那個乞兒以身殉主,徹底了斷東宮一脈舊事。

誰想最後死的是薛側妃,加上榮遷安和馮來暗中遮掩,宮中竟無人察覺那場大火湮滅後,從殿內抬出來的屍骨有異。

蕭厭聽著曹德江的話,忍不住輕籲口氣:“那徐內侍現在......”

“在老夫府中。”

曹德江朝著外間喚了聲:“從安,去讓徐叔過來。”

外麵應聲片刻,滄浪就瞧見從安去了雁翎居旁邊的側廂,敲了敲門後裡麵就有一人走了出來。

那人低著頭跟在從安身後,等到了近前,看清楚他容貌後,滄浪就驚了一下。

這人他見過。

徐內侍跟著從安進了屋中,那炭火燃燒後熏出滿室熱意撲麵而來,卻半點不敵他心中洶湧澎湃。

他腳步急切到了裡間,等臨到台階前才緩了下來。

從安退到一旁,徐內侍伸手扯了扯衣襬,將衣袖展平,然後才滿是激動地紅著眼,朝著蕭厭雙膝一彎“砰”地落在地上。

“老奴徐裕,叩見皇長孫殿下。他這個心智不清的人身邊要強的多。宋瑾修突然上前跪在地上,朝著安帝磕頭說道:“今日之事本就非蕭督主與錢尚書過錯,陸家貪汙漕糧,謀害朝中重臣,又以手段阻攔樞密院查案,罪臣與陸家之子相熟,且也多次出入陸家,因此得知內情,為想將功補過舉告陸家之後,陛下方纔下旨讓蕭督主二人查實。”“蕭督主他們是奉旨搜查陸家,陸中書他們糾集朝中重臣叩跪宮前威逼陛下,實為大不敬之過錯,陛下英明,又豈會為之妥協。”宋瑾修身形消瘦...